國際物品編碼協會(EAN International)和美國統一代碼委員會(UCC)是全球條碼技術的倡導者和推動者。這兩大國際條碼組織一直致力于建立全球統一的商品及服務的標識體系,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促進國際商業及貿易的發展。 為了加強對物流商品的單品管理,提高物流管理中商品信息自動采集的效率,EAN與UCC首次合作,于1999年初聯合推出了一種全新的適于各個行業應用的物流條碼標準——復合碼(Composite Symbology,簡稱CS)。
復合碼是一種維條碼與二維條碼有機地疊加在一起,以實現在讀取商品的單品識別信息的同時,還能夠獲取更多描述商品物流特征的信息。復合碼作為一種新的條碼碼制,很好地保持了國際物品編碼體系(EAN/UCC系統)的完整性及兼容性。
復合碼的構成及種類
縮小面積的條碼符號
采用縮小面積的條碼符號(Reduced Space Symbology,簡稱RSS)的目的在于減少商品條碼占用的面積,增加條碼所含的商品信息容量。RSS標準的頒布旨在解決微小物品標識問題而非取代現有的一維條碼。
RSS包括四種不同的確良形式:
RSS—14:由14位的EAN/UCC編碼構成,用于物品的單品標識;
RSS—14限制型:包裝指示符為 “0”或“1”的14們商品單品編碼;
RSS擴展型:由商品的單品識別碼附加碼諸如“重量”、“最佳使用日期”等構成,如果條碼太寬時,可以疊加為二層;
RSS-14層疊碼:RSS-14的變體,用多層一維碼表示。
復合碼
復合碼是由一維碼和二維碼疊加在一起而構成的一種新的碼制,主要用于物流及倉儲管理。
復合碼中的一維條碼可以是任何形式的RSS,也可以是普通的EAN/UCC條碼。其作用在于,一是單品標識,二是作為二維條碼的定位符,用于成像儀識別時的定位。
復合碼中的二維條碼部分由PDF417條碼構成,用于表示附加的應用標識符(Application Identifier)的數據串,諸如產品的批號、保質期等商品的描述性信息。
根據所編信息容量的不同,復合碼符號有3種不同的變體,以適應不同的應用。
CS—A76—106個字符,為一維條碼加微型PDF417變體;
CS—B359—391個字符,為一維條碼加微型PDF417二維條碼;
CS—C2378—2410個字符,為一維條碼加PDF417二維條碼。
在設計復合碼時,應使一維條碼數據內容與二維條碼PDF417的數據內容相聯,以免掃描條碼時造成張冠李戴的錯誤。在一維條碼的數據與二維條碼的數據之間建立一種絕對的聯系是多年來編碼工作者一直考慮的問題。因為用戶有時需要既掃描一維條碼,即錄入商品或包裝箱的單品標識信息,以掃描二維條碼,即錄入商品或包裝箱的描述性信息。
復合碼的識讀
復合碼是由一維條碼和二維條碼疊加而成,其識讀器必須能同時解讀傳統的一維條碼和二維條碼。
事實上,國際條碼會在用線性層疊式的二維條碼PDF417作為復合碼的重要組成部分時,即已考慮了識讀器的兼容性排列。因此,線性掃描器是識讀復合碼的最佳選擇。
總之,復合碼所選用的二維條碼PDF417是與一維條碼兼容的線性層疊式條碼符號,這種條碼符號與一維條碼符號一樣,可以用分辨率較高的一維線陣或面陣CCD識讀,也可以用線性或幀掃式二維條碼激光掃描器識讀。其中幀掃式激光掃描器與大口徑CCD成像儀比較適合物流管理中掃描大面積的復合碼符合。而在商業零售業中,具有PDF417二維條碼解碼能力的精度較高的CCD或激光掃描器則具有較高的性能價格比。
復合碼在商業及物流管理中的應用
長斯以來,隨著計算機技術在商業及物流領域的成功運用,人們已經認識到現有的商品條碼(EAN/UCC條碼,只有12—13位數字信息),受其信息容量的限制,已無法滿足商業物流管理的需要。復合碼的出現,解決了人們標識微小物品及表述附加商品信息的問題。
目前,復合碼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標識散裝商品(隨機稱重商品)、蔬菜水果、醫療保健品及非零售的小件物品以及商品的運輸與物流管理。
在零售業中,復合碼的應用首先解決了微小物品的條碼標識問題。利用原有的EAN/UCC條碼標識微小物品時,只能用8位的EAN/UCC縮短碼,所表述的信息僅為商品唯一編號(8位數據)。這種縮短碼由于信息容量小,占用面積大,號碼資源緊張等原因,給商業用戶帶來了諸多不便。采用復合碼以后,有效地增大了單位面積條碼的信息容量。其次,復合碼的出現,為商店散裝商品及蔬菜水果等的條碼標識提出了理想的解決方案。借助于復合碼,不但可以表示商品的單品編碼,還可以將商品的包裝日期、最佳食用日期等附加商品信息標識在商品上,便于零售店采集,以對保質期商品實施有效的計算機管理和監控。
在物流系統中,越來越多的應用證明,采集和傳遞更多的運輸單元信息是非常必要的。而目前現有的EAN/UCC128碼受信息容量的限制,無法提供滿意的解決方案。
物流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可分為兩類:運輸信息和貨物信息。運輸信息包括交易信息,諸如采購訂單編號、裝箱單及運輸途徑等。’復合碼中包含這些信息的好處在于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都可以隨時采集所需信息,而無零在線式數據庫。將貨物本身信息編在二維條碼中是為了給電子數據交換(EDI)提供可靠的備份,從而減少對網絡的依賴性。這些信息包括包裝箱及所裝物品、數量以及保質期等,掌握這些信息對混裝托盤的運輸及管理尤其重要。
采用復合碼以后,這種以EAN/UCC128碼及PDF417二維條碼構成的復合碼可將2300個字符編入條碼中,從而解決了物流管理中條碼信息容量不足的問題,極大地提高了物流及供應鏈管理系統的效率和質量。
可見,采用復合碼,對供應鏈中各個環節的物流管理意義極大。
國際組織的推動將加速復合碼的應用進程
自從1999年國際條碼協會頒布新的復合碼標準以后,EAN和UCC共同成立了四個復合碼應用課題組,研究在商業及物流系統中應用復合碼的具體技術及應用試點問題。1999年8月,EAN和UCC又聯合宣布共同開發供應鏈管理中復合碼的應用標準,并擬在2000年1月公布第一批應用標準。這些標準將包括復合碼在散裝(隨機稱重)物品、非零售食品,醫療保健用品及電子元器件上編碼的應用標準,以及物流管理條碼應用標準。
復合碼標準的公布,是對現有商品條碼標準的有效補充和完善。復合碼的應用必將極大地推動商業及供應鏈環節中信息技術的采納和推廣應用